南京考研专业课培训班实力考研品牌汇聚
机构:海文考研辅导中心 时间:2022-09-09 12:26:30 点击:67
海文考研集训营

海文考研作为市专业的考研培训机构,在2022年考研到来之际,为广大备考学员开设了2023考研全年集训营,这个课程的培训课时更多,课程时间更长,提供全面的考研考前培训,采用小班授课,从各个科目的基础出发,英语,政治,数学,考研西医综合的全科报名或者单科报名,更多的优惠等您来参加,通过培训,帮助您提升考研分数。
理科生:考研政治这么破
理科生考研,复习政治确实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众所周知,理科生高中时期的文科基础就很一般,很多人对政治科目也有着抵触心理。在这里,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想把我考研过程中复习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各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政治文盲”的一名理科生,我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复习考研政治,即便如此也未曾退缩一步,诸如“理科生在考研政治复习、考试中处于劣势,考高分是难上加难的事”的种种论断在我看来不过是弱者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最初我也浏览过一些所谓的高分经验,但是最合适的还是我的“独家绝学”,并最终以86分的成绩宣告考研政治完胜!
“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研政治复习首先要花时间、精力选对教材。考研自习室里的政治复习资料可谓五花八门:“任一”到“任四”,XX2021题,XX1800题,不同版本的真题,不同版本的模拟题……十本以内者盖少,十本以上者实多。但是笔者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往往用的复习资料越多,政治的考研成绩越不理想,复习书目的数量和成绩成反比关系。究其原因还是简和繁的问题,有种类繁多的复习书目就很难把握住最为核心的东西,容易把复习分散化。
我在复习资料方面信奉的就是权威两字,我只是使用了一本《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即“红宝书”。一本“红宝书”、一本“真题”、一本习题、一本时事政治的书,仅此而已。“红宝书”是考研政治最为关键的资料,这是出题人出题的根据,也应该是考研人最为重要的一本资料,但是笔者发现不少考研人没有买这本书,这确实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至于习题,我使用的是张鑫老师的题集,对于出题点的把握非常到位。
在我的整个考研政治复习中,都是紧紧围绕“红宝书”进行的,因为这是考试之源。但是“红宝书”的内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散乱,复习起来非常费劲。开始我非常疑惑:因为任何一本书的编排肯定有其非常清晰的内在逻辑,但是“红宝书”的内在逻辑不是很清晰,尤其是章节内部是极其混乱的,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后来我买了黑皮书《考研政治思维脉络与考点精析》,这本书的思路十分清楚,对知识脉络与框架有着很好的梳理,和“红宝书”可以互相补充。
第一遍的通读教材十分重要,目的是自己分析其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和内在联系,很显然这是任何其他人都代替不了的,这也决定了政治考研复习的最终高度。对于这个工作我是分为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字句段篇章,通读全书。
我相信很多考研学生没有仔细地通读过教材,因为有不少文字是没有包含知识点的,仅仅是知识点的引言或者是说明举例。很多人认为这些“无用”的文字不必理会,考试根本不会考到,看这些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在我看来,没有这些“无用”的文字就根本不会透彻地理解那些知识点,因为这些文字一个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穿针引线,把各个孤立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因此最初的通看全书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最初的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第二步,系统体系框架。
考研政治每门课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着大量的内容。因此需要建构每门课的大体系框架,通过一个框架把整门课连接起来。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以时间顺序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为两部分,即以1949年10月为分界限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又可分为两部分,即以“五四运动”为界限的旧*主义运动和新*主义运动两部分。在这两个阶段有一条非常明显的主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各个阶层为了中国的*所做出的努力。根据这条主线旧*主义运动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做出的尝试,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后的新*主义运动也可根据主线分为几个阶段,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现代史就是新中国的建设史,可以根据这条主线分为几个阶段,即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1976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第三步,分析内部单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上面的第二部分是每门课的大体系框架,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这只是宏观上的框架,是所谓的“枝干”,还需要把每个枝条上的树叶串联起来。举例说明,相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是每个考生心中的梦魇,很多考生甚至直接放弃这部分。其实只要把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弄清楚,这部分就不再是问题。如相对过剩人口可以从资本有机构成来分析,而资本有机构成可以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分析,而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可以从剩余价值来分析……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的这些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几乎每一章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联系起来。
整个过程看似很烦琐、复杂,会浪费很多时间,其实不然,这项工作是把政治复习简单化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就是从根本上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而不仅仅是记忆的问题。就是因为我做了这些工作,很少做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诚如一句名师所言:“只做题不看书,最多能够考到40分,但是只看书不做题可以考到70分。”当然不管是只做题不看书,还是只看书不做题的极端情况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这句话还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项似繁实简的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最省力的80/20定律,要把8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最为关键的20%的方面,这一定律依然适用于考研政治的复习。政治五门课的难度相差非常大,和其在分值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难度最大,需要花费最多的时间。当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部也要区别对待,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很抽象很难懂而难度最大,而且这也是考生最易拉开差距的地方。尤其对我这个理科生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像是天书般晦涩难懂,这部分花费了我政治复习几乎一半的时间。而其他部分,如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策更多的是知识的记忆,难度相对较小,因此我只是花了相对较少的时间。
正确的复习方法、坚定的毅力终成就了我在考场的得心应手,最终也以86分的成绩完胜考研政治。所以理科生也不要再害怕了。只要努力有恒心,名校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谁也不能保证总有信心。我在信心不足的时候是这样调整的:翻翻做过的书,看看整理的笔记,想想以前的努力,于是安慰自己——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有人还不如我呢,放弃了太可惜。到考研后期由于做模拟题经常受打击,因此采用和研友交流做题感受、评价模拟题的方式调整,效果也不错。
相信考研路上的你,满怀决心、耐心、恒心和信心,终将穿越这个狭隘又充满希望的门槛,跃居生命的冠军,赢得自己的光环。
2022考研所面临的问题?
考研之路内外风雨交加,一战成研之路困难重重
-
考研人数不断壮大
2020年考研人数达290万人,推免生比例也在增长,名校报录比也在增大,如何一战成研,完美逆袭......
-
考研难度逐年提升
考研人数多,队伍不断壮大,难度逐年增大,报录比从2.6:1增加到3.5:1,名校竟争更是激烈,难度不断增大,且考试形式多样化。
-
备考难复习效率低
考研中的6大怪圈:目标不明确、基础薄弱、自制力太差、复习不知道如何规划、没效率、无学习氛围,样样纠缠着你,别急,太奇考研懂你的困惑。
-
三跨生难上加难
想通过考研,一次性解决名校情结、就业前景大、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城市,是考研大军中,分三之二的考生所想之问题,那么如何通过三跨,达到自己梦想呢?
考研是人生重要转折点
怎能将就?
-
随遇而安
佛系考研,考多少分是天意
高校难考,就考个普通的吧
刷题太累,就简单做一遍吧
时间还多,玩够手机再复习
-
不愿将就
勇拼高校,考研就要醒着拼
智夺高分,提分找出路找方法
执行力强,让努力配得上梦想
守时自律,与时间赛跑赢高分
针对解决不同阶段考研障碍
- 01
大四考生
高三式特训营带你迅速进入状态,讲师讲解,考点全覆盖,精准答疑,循序递进,全程效果跟踪,讲练测结合!
- 02
大三考生
配专项答疑,1对1专业课辅导,测评分析,实时定位学习进度,线上效果=线下面授,提分一样快!
- 03
再战考生
讲师课堂,所有考点分类破解精准定位原因,针对性补课突破,复习节奏把控,跟踪学习效果,心理体能增强训练,这次一定行!!!
- 04
在职考生
线上专属精讲课程,从易到难,层层递进,配备弱项习题强化方案,随时补课,专项答疑,切片化教学方案,学历&职位一举双得!
- 05
专科考生
配备零基础弱项辅导课,超细化阶梯讲练考点,搭配线上补课,定期测试分析,针对性补题**训练,实力冲击目标院校!
- 06
大二考生
启动**专项辅导计划,讲师全方位评估备考方案,从择校到备考到考试,全点跟学,细化任务,稳扎稳打目标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