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一:创意启蒙课程
招生对象 3-5岁孩子;少儿编程创意启蒙课程根据主题情景,借助于专业乐高教具,外形模拟或机械传动,搭建出与主题相符的作品,学习相关百科知识,配合少儿智力发育敏感期,锻炼儿童语言表达、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
机构:童程童美 时间:2021-07-29 16:17:00 点击:108
与国外儿童编程教育相比,国内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国外家长的教育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对儿童编程的教育理念并不十分认同。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国外少儿编程现状分析,感兴趣请往下看吧!
自2014年开始,英国将编程列入每所学校的必修课程后,意味着所有5岁以上的儿童都必须学习编程。爱尔兰、西班牙和丹麦等国亦将资讯及通讯科技课程的重点转向程式设计和电脑科学。
2018年,芬兰、葡萄牙、澳大利亚等*也开展了全国性的编程教育,儿童编程教育变得越来越激烈。
2018年,芬兰将编程作为其课程的核心,让全国的小学生更早地接触到这种新的共同语言。
与其他*不同,芬兰并不打算将编程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一门新的学习技能,如阅读、写作、算术、绘画等,与相应的课程相结合,将编程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芬兰教育部也与不同的IT公司合作,引进专业教师和教材,以弥补每所学校编程教学资源的不足。
在美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也越来越早龄化,正在普及教育界,成为众所周知的需求。在21世纪的中国,编程将很快成为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兴趣引导可以直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与国外儿童编程教育相比,国内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国外家长的教育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对儿童编程的教育理念并不十分认同。
与此同时,整个教育体系并不重视编程等逻辑思维训练的概念。不同于欧美*在*层面的推广,中国政府部门对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政策层面没有规划和支持。教育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当85后和90后父母成为主流时,编程教育将迎来春天。
招生对象 3-5岁孩子;少儿编程创意启蒙课程根据主题情景,借助于专业乐高教具,外形模拟或机械传动,搭建出与主题相符的作品,学习相关百科知识,配合少儿智力发育敏感期,锻炼儿童语言表达、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
招生对象 6-18岁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课程依托达内16年编程教育经验,研发一套系统的少儿编程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少儿启蒙编程(Scratch)和少儿趣味编程(Python、JavaScript、Java)等,培养编程思维,提高中国孩子的综合能力。
招生对象:6-12岁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编程课程根据挑战任务,借助于专业教具,用积木搭建出机器人外观,编程实现机器人的功能,将创意变成实物,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课程。
招生对象:8-18岁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IP))的竞赛辅导课程,是面向小学四年级及以上的中小学生,主要使用C 语言培训。学员可参加IP比赛。
童程童美是达内教育集团旗下青少儿教育品牌,形成了以创意启蒙课程、人工智能编程、智能机器人编程、信息学奥赛编程等课程体系为核心,集国内外大型**科技赛事、少儿资格认证考试、科技主题的国内外游学、冬夏令营、创客实验室搭建等为一体的少儿教育平台。
教学体系落实创新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兴趣激发和思维锻炼的同时,传递前沿技术,帮助中国青少年打造迎接未来世界的能力和思维视野。 自2015年成立以来,经过两年多的积累,童程童美砥砺奋进。载誉前行,累计培养上万名编程少年,成功举办各类大型赛事上百场,在少儿编程领域中拔得头筹。
童程童美还受到人民网、新京报、凤凰网等上百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作为中国少儿编程培训领域的代表品牌,受到美国*广播新闻NBC记者团,中国国际电台CGTN的专门报道。
美国上市公司:佟大为倾情推荐,凝聚美国上市公司16年编程教学经验,专注3-18岁少儿编程教育及服务。
**专家设计课程:童程童美系列课程均由达内创始人、CEO、资深软件设计师韩少云带领达内教学总监设计开发完成
线下线上一体教学:国内第1家线下线上一体的编程教育平台,线下校区遍布40多个城市,目前已有150余家线下校区,线上学习平台覆盖全国。
学编程就是学思维。从小接触编程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专注力以及动手能力。
AI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编程作为人类与计算机沟通的工具,世界各国已经将编程教育作为基础学科。
越来越看重孩子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会编程的孩子不但可以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更有机会直接保送名校。
少儿编程涵盖了数学、物理、空间几何等学科知识,帮助加强孩子数理逻辑、提升学习兴趣和成绩,为升学助力。
校外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机构普遍缺乏专业教师,课程和产品体系混乱,容易吸引投资,但难以生存,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分享人工智能教育的痛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完善和家长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视,培养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一股热潮。因此,作为孩子综合能力培养的热门课程,人工智能教育迎来新的契机。
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教育部在《2018年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及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新教育等新教学模式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创新课程体系。
根据人工智能教育产业的生态特征,当前市场的痛点主要如下:
1.系统中的学校缺少教学课程和教师;
2.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课程后缺乏可信的评价标准,教学效果难以衡量,学习价值难以体现。传统的竞赛只能为少数学生提供出口,但今天很难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3.校外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机构普遍缺乏专业教师,课程和产品体系混乱,容易吸引投资,但难以生存;
4. 市场上缺乏差异化产品。根据产品划分,公司的竞争对手可以分为积木类教育公司和非积木类教育公司,积木类主要以乐高系列和仿乐高产品为代表;市场培训机构主要基于积木类,但非积木类产品发展迅速。乐高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因此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产品认可度也很高。在搭建结构领域,非积木类更接近真实的工业机械结构。控制器编程领域使用的单片机产品属于开源产品,具有学习性和较高的可玩性,逐渐引起家长的广泛关注。